闲聊我军的“五虎上将”
我最喜爱的解放军将领——元帅彭德怀
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,对一支军队排名前五的将领喜欢用五虎上将来称呼。他们代表着这支军队战功最卓著、武艺最高超、威名最显赫的五位将领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有《三国演义》里的五虎上将关羽、张飞、赵云、马超、黄忠,《水浒传》里也有相似的五虎。这里所说的上将,我理解不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上将军衔,而是一种荣誉、一种认可或者是一种褒奖,不是军阶系统中的一级,翻译成上将军或者最高等级的将军似乎更准确一些。如《孙子兵法》中有…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,可拜为上将军…;《三国志》里诸葛亮的《隆中对》中有…天下有变,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、洛,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…..,《三国演义》里也有…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…。
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4周年,在这94年里,我英勇的解放军将士为民族的独立,国家的安定和领土的完整,舍生忘死、浴血奋战,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。同时还有一大批战功卓著的将领,他们是人民解放军的杰出代表,在1955年,他们当中有一千多人被授予了各级军衔。而在这一千多名从少将到元帅的将领中,有五人,被广大军迷公认为我军的‘五虎上将’,他们是彭帅、林帅、刘帅、徐帅和粟裕大将。
一.到底谁应该排第一
文无第一,武无第二。这份能被广大军迷接受的我军五虎上将的名单,到底谁该排第一,又是广大军迷一直争论的话题。很多军迷说,不能按照55年大授衔的顺序排序,而应该按照战绩,要突出一个虎字,所以林总应该排第一。因为林总带领四野百万雄师,从白山黑水的东北,一直打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岛,解放了全国一半的地方,功勋卓著。而也有很多军迷说,粟总应该排第一,粟总带领三野对阵国民党最精锐的嫡系部队,从苏中七战七捷,到孟良崮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,全歼蒋介石最精锐的整编七十四师,后又大战淮海,指挥60万大军对阵国民党80万,以少胜多,战绩骄人。
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哈姆雷特。我心中的NO.1就是彭老总!彭总出生贫寒,幼年辍学当过窑工,后机缘巧合考入湖南讲武堂,毕业后入湘军,因英勇善战,很快脱颖而出,逐步升任湘军排长、连长、营长、团长。因心系天下劳苦大众,痛恨旧中国黑暗统治,在大革命低潮时期的1928年7月,毅然领导发动了平江起义,加入中国共产党,开始了传奇的革命人生。历任红五军军长、红三军团总指挥、八路军副总司令、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等职。1950年10月,彭总临危受命,坚决拥护党中央、毛主席抗美援朝的决策,亲自挂帅出征,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兼政委,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,同朝鲜人民军一起,在七个月内连续进行五次战役,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,迫使其转入战略防御,接受停战谈判。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边打边谈,于1953年7月签订停战协定。1955年彭总被授予了元帅军衔。
1959年彭总仗义执言,为民请命,在庐山会议期间上‘万言书’,遭到错误批判,被罢黜。1962年6月,他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写信,反驳庐山会议强加给他的不实之词,坚持真理,再次受到错误的批判和审查。1965年9月被派往四川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,仍顾全大局,兢兢业业地工作。文化大革命中,又遭四人帮严重迫害,他据理斗争,坚贞不屈。1974年11月29日,由于长期的摧残和折磨,彭德怀在北京逝世。
1978年12月,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彭德怀平反昭雪,恢复名誉。
二.如果是另一位将领统帅志愿军
网上很多地方在讨论,如果抗美援朝不是彭总挂帅,换成别的将领,比如林总或者粟总,结果会如何。我的看法,全军所有将领中,抗美援朝最合适的统帅,就是彭总。
首先,彭总是坚决的主战派。1950年,新中国刚成立,百废待兴,本身我们自己家底也薄,亟需休养生息。同时,抗美援朝的主要对手不是国民党,而是武装到牙齿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,他们战斗力远非国民党可比,如果万一失利,后果不堪设想,因此畏战、拒战、避战情绪蔓延,很多高级将领对出兵朝鲜信心不足。战国时的兵书《吴子兵法·治兵第三》上说:用兵之害,犹豫最大,三军之灾,生于狐疑。如果统帅三军的大将对此次出征心存疑虑,未战先怯,没有必胜的信念,后果是非常严重的。比如林总,就不赞成出兵朝鲜。
从战术上说,我们确实有很多理由不必出兵,但从战略上看,抗美援朝对中国和东北亚地区局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,特别从长期看,明显利大于弊的。主席说,打得一拳开,免得百拳来。电影《长津湖》说:这场仗我们不打,就得我们的后代来打。很明显,抗美援朝已经为中朝边境赢得了70年的安宁。有人说,现在的解密文件显示,联合国军根本就没计划过鸭绿江。我觉得这种观点是想问题太简单了,一个端午节的归属都有国家要和我们争,再看看鸭绿江西岸,我国吉林省集安市,高句丽王陵在那摆着,你觉得如果朝鲜半岛一旦在美国主导下统一了,没有人提出点什么吗?
在武侠世界里,乔峰的降龙十八掌是天下至刚至猛的武功,可谓无坚不摧,威力惊人,但极耗自身体力,若非乔峰天赋异禀,内力深厚,这套掌法也发挥不出如此威力。这一点感觉和彭总颇为相似,彭总指挥风格既猛且硬,敢于牺牲、敢打硬仗恶仗,所以往往自身伤亡较大,战损较高。林帅的风格则有点像段誉的六脉神剑,轻灵迅捷,难以捉摸。一旦使出,如行云流水,绵密浑圆,压迫式的剑气形成一张大网,让敌人无处逃生,而自身却举重若轻,挥洒自如,所以林总指挥的战斗战损较低。粟总则有点像李寻欢的小李飞刀,与敌对阵,开始感觉左支右挡、险象环生,可飞刀一旦出手,则例无虚发,一招制敌,战场形势马上逆转,所以林帅常说粟总打的是神仙仗。而这三位武林高手,若论敢打、敢拼、敢挑战强敌,非乔峰莫属。
彭总从一开始就积极主动的支持主席出兵抗美援朝的决策,毫不犹豫的挑起了这幅重担,这份勇气和决心已经在气势上高出一头了。再者,彭总一直长期在恶劣的环境下打逆风战,抗压能力强,意志力坚韧。长征时期的红三军团,当开路先锋,逢山开路遇水搭桥,因此主席写下了谁敢横刀立马,唯我彭大将军的诗句。抗日战争时期,在太行山八路军总部,指挥广大抗日军民艰苦卓绝的抗击日本侵略者;解放战争时期,指挥几万西北部队,既要保卫陕北党中央,还要对抗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嫡系的胡宗南部队,出色的完成了任务。抗美援朝战争也是一场逆风仗,我们装备差,后勤补给差,时间紧,而且朝鲜半岛地域狭小,可以机动灵活的战略纵深不够,还不能将战火引到国内,这需要军队的统帅一定要有坚定的意志、敢于硬碰硬的决心才能打赢这场战争,而彭总则是最合适的人选。
其次,彭总独挡一面的综合能力非常强。电影《长津湖》正在热播,影片中志愿军卧冰抱雪,就着雪水吃炒面,物资条件的艰苦让人无法想象,而冰雕连则更是震撼人心。大家都有一个感觉,不说志愿军拥有和美军对等数量的飞机大炮,只要我志愿军将士能吃饱穿暖,长津湖战役就不是这个结果。在朝鲜,国境外,无根据地、无后援的情况下作战和以前在国内作战完全不同,这不光要求部队的统帅有过硬的军事指挥能力,还需要有全局的统筹调度能力。毫无疑问,若单论军事指挥能力,林总不在彭总之下,林总指挥的四野我觉得是全军之冠,战力要超出其他三个兄弟部队。林总的六大战术原则,是我军军事思想的里程碑,直到今天都还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现实意义。粟总和林总很相似,我感觉两人应该是神交已久;比如林总,在重大战役的关键时刻,喜欢把东野六纵17师单独拿出,直属野司指挥,做为奇兵,一举打破僵局,最后迅速取得胜利。而在千里之外的粟总,则喜欢用山野八师做为尖兵,一旦攻坚遇阻或者战役碰到胶着状态,马上启用八师,每每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。但林总、粟总的相关资料也都反映出一个他们的另一个相似点:醉心于打仗,专注于战场,其余则心无旁骛。
粟总和林总
在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中,经常写到这样一个场景:彭总夜闯主席住所。所为的就是解决志愿军的后勤给养问题,后来才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全国为志愿军做炒面的活动。实际在此之后,彭总曾经专为朝鲜战场的后勤问题参加过一个军事会议,要求各地支援朝鲜战场,可参会的各军区都叫苦,彭总在会上发了火,最后不欢而散。当时我们真是太穷了,志愿军将士在朝鲜战场流血牺牲,而我们举全国之力也只能是炒面。而这些后勤保障问题如果放在林总身上,林总本来就不支持出兵朝鲜,现在还要处理这类事务性问题,平日少言寡语、喜怒不形于色的林总多半不屑于去做这些他不感冒的事,或者他做这些不如彭总做的好。另外,朝鲜战场还需要和人民军配合做战,而以林总的性格和能力,多半看不上人民军,非常容易产生芥蒂。现在很多的军史资料显示,林总在任军事主官时,与多任政委关系不睦,可以想象,这种配合不默契的情况极可能会再次发生。两军协同作战如果沟通不充分,这对于战局也是严重不利的。粟总以前主要在华东打仗,背靠根据地,也是基本不用太过问后勤转运,伤员安置等事务,一心打好仗就可以了,所以后来淮海战役,陈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,但如果在朝鲜呢?
第三,志愿军前后有百万大军参战,分别来自四大野战军,虽说都是人民子弟兵,但山头问题不可小视,若非我军资历深厚的宿将,很难服众。网上有个段子,说在辽沈战役的行军路上,林总遇到一新兵,问,你是哪个部队的?新兵昂首高声答道,老子是林彪的四野!新兵随后问林总,您是哪个部队的?林彪笑着答到,老子是四野的林彪!虽是个笑话,但也能看出,当时屡屡获胜的解放军从上到下都是有骄横之气的。
在服众这一点上,彭总、林总肯定没问题,刘帅、徐帅稍弱,但大体应该没问题。因为刘帅当过红军总参谋长,后来129师师长,二野的司令员,素有‘当代孙武’之称,军中威望极高。而徐帅当过红四方面军总指挥,志愿军两个副司令洪学智、韩先楚都出自红四方面军,志愿军中兵团级、军级、师级干部中出身红四方面军的更多。但粟总则感觉不一定能镇得住。粟总是在抗日战争的后期脱颖而出的高级将领,在解放战争时期大放异彩,应该说辉煌的战绩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,但资历太浅,在华野有很多大将都不太服气,如许世友、陈士榘、宋时轮等,所以在很多时候需要陈帅出面协调、统筹做工作。现在志愿军这百万大军分别来自四大野战军,骄兵悍将如何统领的问题,该是让粟总非常头痛的事了。
综上所述,我个人以为彭总是志愿军最理想的统帅。
三.彭总与海瑞
有一些地方,把彭总和明朝的海瑞并称,说他们是历史上唯二的为民请命的人,因为海瑞曾经上《治安疏》,直呈嘉靖皇帝的治国弊端,而彭总也在庐山仗义执言,上万言书为民请命。但我个人觉得,海瑞比不了彭总。在很多方面海瑞都不如彭总。
如果把解放军高级将领所获得的战功综合打分,我觉得彭总无疑是我军得分最高的。就拿在军迷中拥有粉丝最多的林总和粟总来说,红军时期,彭总、林总各自带领红三军团和一军团作战,都打的不错,得分相仿。彭总应该还略高,因为彭总有平江起义的功绩,是井冈山四支队伍其中一支的领导人。而粟总当时还没有出名,得分不高。抗日战争,林总平型关之后就出国治疗,基本错过了整个抗战。此时粟总在江南开始崭露头角,但打的大仗不多,而彭总在八路军太行山总部指挥打了很多大仗,如百团大战等,所以在这个时期彭总得分高;解放战争是林总、粟总的高光时刻,可谓小仗精彩,大仗圆满,他俩都可获得高分。而彭总在西北,地广人稀,指挥一野艰苦卓绝也打了很多大战、恶战,但规模、战果明显比林总粟总小,得分肯定就低一些;而抗美援朝林总、粟总没有参与,彭总一人司令兼政委,独立完成,这一下就拉开总分了。所以说彭总是为国家社稷立有大功的人。
而海瑞,感觉所做的贡献与其满世的清名不大相符。海瑞是一代清官,在老百姓口中和宋朝的包拯齐名,可说起他的功绩,往往说不出来,只能含糊其辞的说疏浚水利,严惩贪官,细究之下,我觉得主要是海瑞性格有点偏狭,有超高的清名却不太会团结人,每到一地,当地的同僚、下属很多都辞职或者调离或者回避,使海瑞常常孤掌难鸣,不能带领一个团队去做事,正所谓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呢,一个人能干成什么大事呢?。而彭总不光自己以身作则,打仗有勇有谋,还带出了红三军团的一大批干部,如黄克诚、张爱萍、杨勇等,他们都是说实话,办实事,能吃苦,能战斗的好干部。
张富清同志立功证书
海瑞还被人诟病的一点是他说不清道不明的家庭。史学大家黄仁宇在《万历十五年》中说海瑞曾经有三妻二妾,这事本在过去也不是什么稀奇。但奇怪的是这些女人嫁到海家后结局非常凄苦,不是被休就是离奇接连去世,似乎和海瑞的母亲海老太太有莫大关系,作为大孝子的海瑞曾经专门上折,说明自己家庭的情况,显示他非常无奈。而海瑞也似乎确实非常喜欢年轻的女子,因为黄仁宇所说的三妻二妾是海瑞在为官时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数据,海瑞罢官后在海南老家的十几年是否还有迎娶别的女子,就不得而知了。七十多岁海瑞复出时,身边带着的妾比海瑞要小差不多50岁,所以有了后来政敌攻击海瑞的瑞已耄,妻方艾。海瑞去世时,身边所剩银两已经不够其安葬所需费用,但身边还有两媵四仆,媵实质就是妾,这些该让人如何理解。
更不能让人理解的就是海瑞对待六岁女儿的事。作为父母官,老百姓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爱民如子,意思就是爱护老百姓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。可海瑞六岁的女儿只是吃了家里男仆的一个炊饼,就被海瑞训斥,进而绝食,最后活活饿死了!就这样爱护自己的孩子?!让人不寒而栗。很多地方说这是野史,是孤证,是政敌的攻击,不足为信。可我看海瑞那么奇怪的家庭,对待女性那样的态度,就算不信,也心有戚戚然。
而彭总,虽出身贫苦,读书不多,却没有小农思想的及时行乐的短视,半生行武,征战一生,却没有流氓无产者的匪性。长期担任我军高级将领,却一直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,官兵平等,清正廉洁,还带出了一个团队,整个红三军团出身的干部大都有这个优良传统。这些海瑞如何比?
明朝,能与彭总比肩的我觉得只有于谦。土木堡之役,明军几十万精锐尽失,明英宗被蒙古军俘获,消息传到北京,国本震动,天下惶恐。各路富豪马上南逃,众位大臣也惊慌失措,建议马上迁都南京。太祖朱元璋立国不足百年的大明似乎行将不保。
危机时刻,身为侍郎的文弱书生于谦挺身而出,坚决制止了迁都行为,并主张固守北京。同时将英宗之弟郕王立为新帝,断绝了蒙古以英宗作为要挟的意图。然后号召天下勤王,很快就在北京城周围聚拢二十万大军。当蒙古军兵临北京城下时,从未打过仗的于谦平生第一次披挂上马,亲自带军出城迎战。一出城门,则下令守城官兵关闭城门,没给自己留任何后路,除了死战,就是战死!在于谦身先士卒的激励下,明军奋勇杀敌,上下同心,血战不退,终于将蒙古大军赶回大草原。于谦此举,可谓挽大明江山于既倒,扶朱姓王朝之将倾,让明朝又赓续了近200年。
于谦忠心为国,在扶立新君时,没有立英宗年仅2岁的皇太子,而立已经成年的皇弟郕王,避免了主少国疑的被动局面,让天下归心,唯独给自己留下祸根。导致后来英宗复辟后怪罪于谦,说他让英宗一脉皇权旁落,即位三天就将于谦斩杀,家眷流放边疆。
每每读史到此,我总是扼腕叹息!于谦不仅对大明有再造之功,还有着满世的清名,两袖清风的典故足以做天下莘莘学子的表率;而一首《石灰吟》则足以向天下苍生表明心迹!于谦说了,他也做到了,可如此英雄人物却落得如此下场,怎不令人唏嘘!
而彭总的际遇和于谦是那么相似。抗美援朝战争当可看成新中国的立国之战,而带领志愿军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打到三八线的彭总,却在1959年为民请命后遭到错误的批判,十年动乱期间还多次被游街、批斗,临死前受尽病痛折磨,想见心爱的妻子一面也不能如愿。最寒心的,一位开国中将在此期间侮辱了彭总,一位少将更是当众殴打了彭总两耳光!当有人质问该少将时,这位少将说打人的原因是彭总整过他。
我想问问,彭总领导的红三军团作为长征开路先锋,出发时一万多人的队伍,到达陕北,只剩下瘦骨嶙峋、破衣烂衫、形同乞丐的2000人,而等待这些英勇的红三军团将士的不是鲜花美酒,而是红三军团番号撤销,全体将士编入红一军团,降级任用。这是因为长征过后,中央红军减员严重,只能缩编,去掉一些空架子的机构来保持战斗力,而且红三军团撤销番号还是彭总自己主动提出来的,那么,这,算不算整人?!
朝鲜战场,189师师长许诚作战不利,被兵团记大过。本来这件事已经过去了,但彭总知道后,追加处罚,马上撤职。1955年授衔,接替许诚任189师师长的蔡长元授少将衔,而1929年就参加红军的许诚仅授大校,而个中原因,是因为许诚出身三军团,还当过彭总的警卫员,彭总向来对自己人非常严苛。这,算不算整人?
彭总侄儿彭启超,其父彭荣华是彭总的三弟,1940年英勇牺牲,是革命烈士。彭启超14岁上太行山找大伯彭德怀,16岁参加革命,1944年随王震的359旅南下抗日,后来参加了保卫延安,中原突围等战斗。各方面条件在1955年授衔时,本该授上尉军衔,彭总知道后专门降一级为中尉,理由是:了解的人,知道彭启超是凭本事评上尉的,不了解的,还以为是靠彭德怀的关系戴上的这个牌牌...。这,算不算整人?
我专门看过上述中将和少将的履历,也是有着资深战功的将领。彭总也非完人,他在工作上脾气大,说话直,爱发火,爱骂人,对部下要求严格,工作方法有时比较生硬,时常让人下不来台,难以接受。但这位中将和少将在非常时期,用如此的手段去针对彭总这样一位年事已高、战功赫赫的开国元戎,真是令人非常痛心!
四.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
以前也看到过很多彭总的照片,对彭总有个大致的印象。而在这些年看了很多有关彭总的资料后,经常在想,现实中,有血有肉的彭总该是什么样子?电影《大决战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,彭总出席西北野战军一次会议,一进会场,看到会场主席台悬挂着主席、朱总司令和彭总的大幅画像,马上铁青着脸转身离开会场,问:毛主席的像要挂,朱总司令的像也要挂,另外一个四方脸,大脑壳,脖子又粗又短,挂在那儿谁愿意看!到这里,我觉得这是我所看到的影视作品中演得最像我心中彭总的形象。只求有功于社稷,不求闻达于世间,这就是彭总内心世界真实的写照!也理解了老英雄张富清。出身西北野战军的张老,立下多次大功,还受到过彭总亲自接见,但几十年深藏功与名,无声的奉献,只愿做无名英雄,我觉得这正是彭总只求奉献,不求回报的高尚的革命精神在今天的延续。
电影大决战剧照
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是中国读书人终身追求的目标,明朝的于谦做到了。而做为一名共产党员,为自己的信仰奉献自己的一切,为国家和人民付出自己的所有,无怨无悔,我觉得彭总做到了,彭总在我心中,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。
作为一名将领,彭总有勇有谋,冲锋在前。彭总很早就是我军的高级将领,但每逢战场,总是亲身犯险,指挥靠前。红军时期,彭总的三军团是开路先锋;抗日战争时期,彭总在太行山指挥八路军抗击日寇,朝夕相处的得力助手副总参谋长左权英勇殉国;解放战争时期,彭总指挥西北野战军对抗数倍于己的国民党胡宗南部,西府战役,四纵作战不利,宝鸡失守,野司也身处险境,彭总已经做出了万一情况危急、带领警卫营打游击的准备。抗美援朝战争,志愿军司令部的毛岸英遇袭牺牲,同在志司的彭总若非洪学智硬拉进防空洞后果不堪设想。彭总经常身处险境,却不以为然,但经常告诫部下将领,不要靠前指挥,比如黄克诚,彭总就专门叮嘱:别靠前指挥,你戴个眼镜,一看就是当官的。彭总心里记得别人,唯独就是忘记了自己。彭总治军严谨,奖罚分明。38军入朝作战,首战不利,被彭总痛斥,然后奋勇向前,出色的完成任务,被彭总称为万岁军。
作为一名党员,彭总襟怀坦白,实事求是,光明磊落,一心为公。在红军中央苏区时期,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,是共产国际派到我党的太上皇,自视甚高,看不起土生土长的红军工农干部。完全不顾现实情况,生搬硬套书本上的条例来指挥作战,红军吃了大亏!但因为他是共产国际派来的,很多人敢怒不敢言,而彭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,尖锐的指出,李德这是崽卖爷田不心疼。1959年,彭总到多处农村实地考察,发现了农村严重的实际情况,与新闻报道有天壤之别,于是仗义执言,即使遭到错误批判也在所不惜。
作为一名高级干部,彭总以身作则,艰苦朴素。彭总艰苦朴素的作风在全军是有名的,无论在解放前还是解放后,彭总到各处检查,大家都知道绝对不能搞铺张浪费,否则彭总是要发脾气的。老红军曾志是彭总在井冈山的老战友,在她的回忆录中讲到,解放后曾志在广州工作,恰逢彭总到广州视察,曾志请彭总到家中做客,彭总很喜欢吃曾志自己做的泡菜。临彭总离开广州返回北京时,曾志送了彭总一坛泡菜,彭总坚决要给钱,场面搞得很尴尬。
彭总和浦安修
作为一名丈夫,彭总对妻子平等尊重,相敬如宾。彭总一生结过三次婚。第一任妻子很早就去世了,彭总再娶了目不识丁的刘坤模,但彭总没有当时那种男尊女卑的思想,而是大力支持刘坤模走出家门,努力学习,不要成为男人的附庸。在彭总的支持帮助下,刘坤模的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。平江起义后,夫妻失散,在信息不通的情况下,刘坤模已经能靠当教师为生了。因多年音信皆无,刘坤模无奈另嫁他人。彭总后来和浦安修结婚。
在外人面前,彭总脾气大,爱骂人是出了名的,可据在彭总家生活多年的左权烈士之女左太北回忆,在她的印象中,从没听过彭总大声对浦安修说过话,对浦安修是百依百随,在家里感觉非常温馨。浦安修不会做家务,唯一做过的一次饭,就是连米带菜用高压锅压得一锅菜饭,可彭总还一个劲的说好吃。
庐山会议后,浦安修迫于压力提出离婚,彭总被动同意,但没有办手续。文革期间彭总遭到揪斗,造反派将浦安修拉来陪斗。彭总自己已经是那种处境,仍然奋不顾身的发疯似地对着造反派大喊:为什么要打她!你们打我吧!我和她早就分手了,她是无辜的!你们放开她!放开她!……后来,浦安修在谈到那次批斗会时,依然止不住肝肠寸断,悲戚万分:我终身遗憾啊!过去我们闹过,闹得不可开交。只有到了文化大革命的时候,我才真正认识他,理解他,也更爱他,敬他!
作为一名长辈,彭总言传身教,大爱如山。彭总自己没有孩子,但对烈士的孩子都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。抗日战争期间,国民政府慰问八路军,给当时担任八路军副总指挥的彭总发了400元大洋的慰问金,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。彭总将这笔钱一分为二,给老战友黄公略和陈毅安两位烈士家属各寄了200大洋。多年后,彭总的侄女问他,您的两个弟弟彭金华、彭荣华都是烈士,牺牲后留下的孩子也多,家里也极其困难,为什么不寄一点?彭总回答说,因为你们姓彭!彭姓,是中国百家姓中一个非常非常普通的姓氏,但在这一刻,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,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一心想着别人,唯独苦了自己和亲人的高尚品德!天下彭氏,当为有彭德怀这样的宗亲而自豪。
彭总和侄子侄女
左权烈士的女儿左太北曾经长期在彭总家里读书学习,彭总对她关爱有加。晚年左太北回忆说,她有两个爸爸,一个是亲生父亲左权,一个就是彭伯伯。彭总还长期照顾自己两个弟弟的七个孩子,其中最小的侄女彭钢在彭总身边生活的时间最长。在彭钢的回忆中,我们看到一生征战沙场、粗犷豪气的彭总对侄女视如己出的照顾,点点细节,滴滴关爱,甚至有了溺爱的感觉,彭钢自己说,就是亲生父亲也不过如此。
彭总做为长辈,不光是关心下一代的成长,还以身作则,言传身教,告诉他们如何做人做事,爱党爱国,要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,这些对晚辈们的成长影响很大。彭钢后来身居军委纪委副书记、全国妇联副主席等高位,一直都牢记着伯伯的教导,刚正不阿,敢于斗争,始终保持着浩然正气,有着军中女包公的美誉。
彭总和彭钢
彭总就是这样一个人,一个大写的人,一个无私无畏的人,一个一生奉献的人,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!基辛格说,中国,总是被他们当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。彭总就是我们中最勇敢的人。当下,中美贸易战加剧,中印边境不宁,台海关系紧张,我时常在梦中梦到那个四方脸、大脑壳。我始终相信,彭总虽然远去,但他的精神一直长存!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
-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